1 继电器系电磁式,瞬时动作,磁系统有两个线圈,线圈出头接在底座端子上,用户可以根据需要串并联,因而可使继电器整定变化一倍。
2 继电器名牌的刻度值及额定值对于电流继电器是线圈串联的(以安培为单位)转动刻度盘上的指针、以改变游丝的反作用力矩,从而可以改变继电器的动作值。
3 继电器的动作:电流升至整定值或大于整定值时,继电器就动作,动合触点闭合,动断触点断开。当电流降低到0.8 倍整定值时,继电器就返回,动合触点断开,动断触点闭合。
4 继电器有AllK,AllH,A11Q 三种结构见《附录》
5 继电器的内部接线图见图1。
6 继电器的重量:约0.6kg。


1 触点的数量

2 按整定值的范围来分:每整定值的动作误差不大于±6%,见表2。
3 继电器刻度极限误差不大于6%。
4 动作值的变差不大于6%。
5 对于DL-31、32、33、34 电流继电器的返回系数不大于0.8,最大整定电流为200A 的不大于0.7。
6 动作时间:在1.1 倍动作值时,动作时间不大于0.12s;在2 倍动作值时间不大于0.04s。
7 过电流能力:线圈串联,从整定值均匀地上升至表3 中所列的最大电流时,继电器不应有使得动合触点不工作的振动。经五次后,继电器仍能满足本技术条件的要求。
8 过电流:继电器当加1.75 倍整定值或更高时继电器的动合触点应无抖动地闭合。
9 当无外来的碰撞和振动时,继电器的各整定(第一点除外)位置上的工作电流为 0.6整定值时,其动断触点应可靠地闭合电路。
10 在动作和返回电流下:继电器的可动系统不应当停滞在中间位置。

11 当周围空气的相对湿度不大于85%,继电器的电路对外壳(外壳上的非导电金属部分)的绝缘电阻,用500V兆欧表测量应当不小于300MF2。


12 继电器的导电部分对外壳(外壳上的非导电金属部分)的绝缘,能耐受50Hz交流电压2kV历时1min的试验。
13 触点断开容量:当电压不大于250V及电流不大于2A时,触点的断开功率,在具有电感负荷的直流电路(时间常数不大于5×10-3s)中为50W,在交流电路中为250VA。
14 功率消耗:在最小整定值处,继电器的线圈所消耗的功率不超过表4的数据。
15 当周围介质度为+40℃时,继电器在表2和表3所示的长期允许电流,电压下长期工作时,不会有绝缘和其他电气元件的损坏,而线圈的温升不大于60'K。
16 寿命:继电器电寿命500次,机械寿命为5000次。
继电器使用时,需取去外壳,拨出机器。检查有无在运输中产生的损坏,如动片碰到磁板,游丝各圈相碰,动片轴上的摩擦等,为此,将继电器的指针整定在第一整定点上,用手将可动系统往磁板方向转动,然后放开.可动系统应当转回到原来位置直到止档,然后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整定。
继电器在重新调整时,必须保证:
a. 可动系统的轴向活动量在0.15-0.3mm 之间。
b. 动片与磁极间的气隙,应当保证继电器在规定的任何工作情况下,动片和磁板不得相碰。
c. 具有动合触点和动断触点的继电器,在动作过程中,桥形触点不得同时接触一动合静触点和一动断静触点。
d. 当指针由第一刻度值旋向最终刻度值时,游丝各圈不相碰。
e. 继电器动作时,桥形触点应当在静触点的中心线上滑动(公差±1mm),动、静触点总气隙不小于2mm。
f. 静触点和限制片之间的距离应不大于0.3mm。
g. 在调整继电器的动作值时,最小整定值的调整主要是改变游丝反作用力的大小,最大整定值的调整主要是改变动片和磁极间的气隙等。
h. 不宜润滑继电器轴和轴承。
i. 不允许用砂纸或其它粗糙材料清洁触点,宜用锋利的刀刃或清洁的细磨石清洁触点,然后用清洁的、柔软的布片擦干净,避免用手指接触触点。